夏天就要到了 賣場裡的大顆西瓜多麼地吸引人啊~~
眼看著下週開始 坐月子的媽媽我 西瓜就是拒絕往來戶了 多麼令人傷心啊~~
心有靈犀的阿嬤 二話不說扛了一顆二十多斤的西瓜回來 (一個人扛回來喔 強吧!!)
滿足了我 也滿足了全家人 更讓諺諺上了一堂課哩~~
什麼叫作 "百聞不如一見啊" 諺諺你可體會到了吧~~
阿嬤: 這個就是西瓜喔~~
諺諺: 是嗎? 我覺得不太像耶???
阿嬤: 那這樣有像一點嗎? 要不要吃吃看???
諺諺: 小螞蟻搬不回家 好像也是這樣吃的耶.. (繪本的故事內容)
諺諺: 阿嬤 這西瓜實在太好吃了 難怪把拔馬麻都那麼愛吃!!
這本繪本 "螞蟻和西瓜" 諺諺之前對它還沒有甚麼興趣
當天(星期五)早上 我才剛帶著諺諺讀了一次
可能因為我的精彩導讀(←真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媽媽) 諺諺對那連著好幾頁都出現的大紅色色塊 開始有了一點點興趣
沒想到 媽媽一去上班 阿嬤就搬回了這一大顆西瓜 給諺諺來個最具吸引力的實物教學
諺諺隨即愛上了西瓜 也愛上了這本書
星期日 我在廚房切著西瓜 準備再來大快朵頤一番
諺諺看到廚房流理台上的西瓜 馬上衝到客廳的書堆中 翻出這本繪本
再度回到廚房 盤腿坐在地上 翻開書頁 指著西瓜圖案對我說 "瓜瓜"
哇~~ 真的是把 " 名稱 & 繪本圖案 & 實物本身" 連結在一起了耶!!!
( ↑ 這位媽媽 這很平常好嗎 有什麼好得意的)
(矮油~ 我知道啦 但是親眼目睹這過程真的很令當媽的興奮過頭嘛~~~)
真是太感謝阿嬤的精彩教學了!!!!!
PS.
還有小小心得
我們四個天天陪伴在諺諺身邊的大人 有共識的盡量避免疊字教學
因為平常聽到明明已經很大的大小孩 爸媽還在跟他說 "坐車車" "喝水水" 就覺得渾身不自在
尤有甚者 聽到男性友人在電話中跟女朋友講 "感冒有沒有多喝點水水啊?" 我就整個要崩潰了
所以
除了 "爸爸" "媽媽" "ㄋㄟㄋㄟ" "多多" "燙燙" 以外 盡量都用大人的說法
比如 " O 小狗 ( X 狗狗)" " O 喝開水 ( X 喝水水)" " O 汽車or車子 ( X 車車)" " O 尿布 ( X 布布)" etc..
可是 可是
為什麼諺諺卻自己發展成了疊字呢????
例如他會說 " 狗勾 (=小狗) " " 備唄 (=台語的剝皮or剝開) " 還有 "西瓜" 也成了 "瓜瓜"
我真的很想知道 "Why?????????"
難道 就是因為小孩子自然而然的使用疊字 (因為真的比較好學 只要學一個音)
所以 大人才要降低智商的跟著一起用疊字嗎????
有哪位媽媽可以幫我解惑嗎?????????
留言列表